鄧悅寧(1904-1977)華僑社會活動家。別名榮勛,出生于廣東省開平縣赤坎鎮(zhèn)護龍鄉(xiāng)永安里一個華僑家庭。
鄧悅寧是美籍華人參政的先驅(qū)者之一,從1940年開始,他便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政壇上活動,是早期美國八位華裔律師之一,又是美國鳳凰城華商總會創(chuàng)辦人,曾任該會第一任會長。1946至1952年,他擔任兩屆亞利桑那州的州眾議員,1966年當選一屆亞利桑那州州參議員。他積極敦促美國當局修改移民法例,為華僑、華裔爭取合法權(quán)益,改變了原來不合理的移民手續(xù),使亞裔新移民免遭種族歧視和不合理的移民待遇,深受當?shù)厝A僑、華人的擁戴和贊揚。
早在美國掀起“淘金熱”時期,鄧悅寧的祖父母就已經(jīng)從中國移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他父親鄧道隆,在加利福尼亞州出生,20歲時奉父母之命,回到家鄉(xiāng)與黃氏完婚。悅寧出世后兩年,他父親獨自回美國,很少寄錢回家。童年時期的鄧悅寧主要靠母親辛勤勞動的微薄所得供讀小學。
1916年,鄧悅寧跟隨族兄到廣州升學,在市立學校讀了半年,因受當時社會上出洋浪潮的影響,便萌發(fā)了出國謀求發(fā)展的思想,于是探聽過埠的門路。當他得知父親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也可以成為美國公民后,他寫信給父親,要求到美國去,以求得到好的出路。
1918年冬天,鄧悅寧年僅十四歲,他的父親鄧道隆替他在美國辦好移民手續(xù),寫信通知他到加利福尼亞州去。于是他在廣州登上了一艘開往舊金山的輪船,并在船上充當侍者,換取微薄的小費維持生活。在船上經(jīng)過三個多星期的遠洋航行,飽受太平洋波濤顛簸之苦后,終于在1919年1月抵達舊金山碼頭。但是,迎接他的卻是美國移民局派來的一艘小火輪和一群兇神惡煞的移民官員,把他和其他新移民一起送到天使島上的拘留所里。
天使島是美國舊金山港外的一個小島,從1910年至1940年,被美國移民局用作對新移民進行入境前的審查站,那時先后約有五萬名中國新移民在那里備受歧視虐待。在這個仿佛為“人間地獄”的拘留所的木屋里,三層而狹窄的“碌架床”擠滿了新移民?;锸呈謵毫?,沒有浴室和廁所,還要接受裸體檢查。如發(fā)現(xiàn)新移民患有傳染病,一關(guān)就是一年半載,有的還被投回“唐山”(驅(qū)逐出境),新移民的身心遭受到極大的摧殘,有的不堪侮辱而自殺了,造成了不少人間悲劇,鄧悅寧當時接受的是“不受歡迎的移民”待遇,在那里,他忍受了三個月暗無天日,備受凌辱和歧視的禁閉生活,并渡過了他15歲的生辰,這段形同牢獄生活,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他深刻體會到其他移民過去所受的苦難,激發(fā)了他非要消除種族歧視不可的志氣。他暗中發(fā)誓:將來如果能在美國居留,一定要成為律師,要為改變不合理的、充滿種族歧視的移民法律和不人道的待遇而奮斗。
1919年4月,經(jīng)他的父親多方申請和活動后,鄧悅寧獲準離開天使島踏上三藩市。最初,他在舊金山一位同村叔伯開設(shè)的一間雜貨店當傭工。后來,又轉(zhuǎn)到一間洗衣館去當洗衣工。鄧悅寧獲得在美國居留權(quán)后,迫切希望能進舊金山的公立學校讀書,以便將來專攻法律當律師。可是,當時加州有一條特別法規(guī),不許不會講英語的人進入該州的公立小學念書。這是繼天使島備受歧視后,美國當局給他的又一次歧視。公立學校進不去,他只得改入舊金山唐人街的華人浸禮會學校。但令他感到遺憾的是這所學校不教英文。他后來回憶說:我在華人浸禮會學校只學到三個英文,那就是:JESUS LOVES ME(耶穌愛我)。后來,機會終于到來了,鄧悅寧的另一位住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同村叔伯鄧亨利到舊金山探親,知道他立志進取,學英語心切,便答應(yīng)帶他到鳳凰城去半工半讀,進公立學校念英文。
鄧悅寧跟隨鄧亨利到達鳳凰城后,開始接受美國的小學教育。他白天進格蘭特小學念書,放學及周末假期,則在鄧亨利開設(shè)的雜貨店里幫工。第二年,他轉(zhuǎn)到門羅小學,以4年時間讀完8年小學的課程。接著,升入鳳凰城聯(lián)合中學,又以2年時間讀完3年中學課程,于1925年畢業(yè)。在念中學期間,鄧悅寧得到了一個當家僮的同學介紹,當了當時亞利桑那州州長坎貝爾(THOMASE.EA-MPBELL)夫婦的管家。他把家務(wù)管理得整整有條,深得坎貝爾夫婦的歡心。每天,當他做完繁重的家務(wù)工作后,坎貝爾便和他談?wù)撜螁栴},教他政治常識、政治演講以及進行政治問題辯論的方法。大學畢業(yè)、學識淵博的坎貝爾太太,則教他學習英文。鄧悅寧通過勤學苦練,對政治有了初步認識,也學會了用英文寫文章,并參加亞利桑那州舉行的“發(fā)斯通小昂文”比賽,獲得了冠軍獎。1925年夏,鄧悅寧離開了坎貝爾夫婦,轉(zhuǎn)到一家華人經(jīng)營的餐館當洗碗碟工人、侍者和廚子。這對他后來經(jīng)營餐館生意有很大的關(guān)系。
1925年秋,鄧悅寧為了深造,到設(shè)在圖森市(TUESON)的亞利桑那大學求學。讀了一年之后,因為經(jīng)濟困難被迫退學,改當保險經(jīng)紀。后來,他又回到鳳凰城,進入二年制的鳳凰城社區(qū)學院攻讀。1928年,鄧悅寧在鳳凰城經(jīng)營雜貨店的叔伯鄧亨利,請他去主持一間雜貨店。當時鄧亨利與幾位商人合伙,購進一間破了產(chǎn)的雜貨店,負債4,800美元,他們認為鄧悅寧年青有為,勤勞忠厚,定會幫助他們挽回損失。鄧悅寧果然答應(yīng)合資經(jīng)營,并將自己勤儉積蓄的380美元作資本,主持店務(wù),當雜貨店的老板。在此期間,他得友人介紹,與一位中國女移民黃玫瑰結(jié)婚?;楹?,夫婦同心協(xié)力,除經(jīng)營雜貨生意外,還出售蔬菜、肉類。悅寧親自主持零售,取價公道,貨物保質(zhì)保量,深獲得顧客的信任;他太太則把貨物裝在小貨車里,載到附近住宅區(qū)去出售,送貨上門,便利顧客,很受當?shù)厝罕姷臍g迎。他們還利用小傳單作廣告,廣泛招徠,生意蒸蒸日上,僅兩年時間,便償還了所欠債務(wù)。再過兩年,雜貨店的生意更為興隆,由零售進而經(jīng)營批發(fā),鄧悅寧的聲譽也因此大著。
1932年,鄧悅寧的岳祖父已屆98歲高齡,渴望他們夫婦能回家鄉(xiāng)團聚。鄧悅寧為孝心所驅(qū)使,毅然把雜貨店生意頂讓給別人,和太太一起回鄉(xiāng)省親。這年冬天,他夫婦又從家鄉(xiāng)回到美國鳳凰城,并利用所剩的700美元,重新經(jīng)營雜貨店生意,雜貨店生意再次得到發(fā)展。這時,他開始參與社會活動,他遍訪當?shù)貎S胞,廣泛征求意見,發(fā)動組織鳳凰城華商總會,并當選為該會首任會長,為謀求華僑、華人職業(yè)保障和共同福利而努力。他還成為了當?shù)匾魳窌臅T,他演奏二胡、笛子,擁有很多聽眾。由于鄧悅寧急公好義,樂于助人,因而獲得當?shù)厝罕姷膿泶?。通過廣泛的社會活動,密切聯(lián)系僑胞,為他后來登上美國政壇打下了基礎(chǔ)。
鄧悅寧的政治生涯開始于1940年。他當時已經(jīng)加入了美國民主黨,當?shù)貎S胞、華人鼓勵他參加競選亞利桑那州眾議員。1940年11月,他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資格,第一次參加州眾議員的競選,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結(jié)果以17票之差落選。但這并沒有使他灰心氣餒,反而更堅定了他攻讀法律的決心。他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精通法律,才有資格去參政、議政及修改法律。于是,他在1941年9月,進入亞利桑那大學法律學院攻讀法律。這所法律學院距離鳳凰城雖有110英里,但他不怕勞累,每周往返學院兩次。他以忘我精神,刻苦鉆研,結(jié)果以3年時間完成了7年的課程,并在同班29名同學中名列第三,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1943年,鄧悅寧通過亞利桑那州的律師考試,成為當時全美國僅有的八位華裔律師之一,并在鳳凰城他開設(shè)的雜貨店隔壁,設(shè)立了律師事務(wù)所,掛牌執(zhí)行律師業(yè)務(wù)。
鄧悅寧取得法律學位,執(zhí)行律師業(yè)務(wù)之后,聲譽比前更高。但他始終最關(guān)心的是改革美國不合理、不人道的移民法例的問題。1882年以前,美國對中國移民是沒有什么官方限制的,當時的中國移民,一般是受到歡迎的。但后來隨著美國國內(nèi)失業(yè)人數(shù)的日益增多,美國的種族主義者歸咎于中國移民的不斷增加,于是排華法例便相繼訂立。1882年,美國議會通過排華法案,禁止華工入境,禁止華人妻子到美,禁止華人同美國白人婦女結(jié)婚。接著,1894年,中美合訂工約之后,美國又通過很多禁止華人入境的法案,并于1910年,在舊金山港外的天使島設(shè)立移民拘留所,專門禁閉審查中國新移民。
到了1943年,美國的排華法例雖被廢除,但美國當局對中國移民入境的手續(xù)仍十分苛刻,諸多限制。而執(zhí)法的移民官員更變本加厲,諸多刁難,因而使當時旅居美國的華僑,備嘗艱辛。
1946年,鄧悅寧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資格,再度參加亞利桑那州眾議員的競選。這次選舉,他在吸取第一次選舉的經(jīng)驗教訓,除了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發(fā)動,提出了“給予一個熟悉法律的人以參政機會”的口號之外,還根據(jù)選區(qū)的合格選民大部分是黑人和說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裔人,并使用華語、英語和西班牙語發(fā)表競選演說。結(jié)果勝利當選,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不是在美國出生而當選為美國州議員的華人。
鄧悅寧當選為州眾議員之后,每年在州議會規(guī)定的常務(wù)會期和其他任何特別會期內(nèi),會議前都廣泛聽取意見;會議期間,積極提出意見,待每天會議結(jié)束后,才回到設(shè)在鳳凰城的律師事務(wù)所去,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wù),往往忙到晚上九時,才能回到自己開設(shè)的中國餐館進晚餐。他不無感慨地說:“當議員、律師,一天24小時工作也不夠,雖然沒有像雜貨店那樣容易賺錢,但卻大有助于我的政治活動。”
鄧悅寧當選議員后,還聯(lián)絡(luò)美國各方面的律師,專門研究美國的移民法例,對其中不合理、不人道的法例深入分析研究,并根據(jù)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則,積極提議敦促修改。后來,他的提議經(jīng)美國國務(wù)院專案小組研究,并在法院的支持下,由議會聽證,循法定程序,給予通過。1952年,修改移民法案,終于取得了勝利,美國移民局取消了華僑入境時必須接受禁閉審查的不人道的移民手續(xù),并準許華人申請攜同配偶入境,使以后到美國去的亞裔新移民均受其惠。
由于鄧悅寧政續(xù)顯著,連任兩屆亞利桑那州眾議員,每任6年。1966年,他又獲美國民主黨提名,再當選為亞利桑那州的州參議員,在亞利桑那州的政壇上,他先后活動達28年之久。
1965年,當鄧悅寧61歲時,鳳凰城的華人、華僑為他祝賀生日。他太太黃玫瑰親自主持他的生日宴會。這時的鄧悅寧,有子女6人,分別就讀大學、中學,每逢假日,他們都由各地回家團聚,使鄧飽享天倫之樂。鄧悅寧說:“我常常教導兒女不要自卑,解決問題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接受教育。努力為你所喜歡的事業(yè)不斷工作吧!財富自動送上門來是沒有的,恰像我童年時代所寫的作文課題一樣:‘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進取心的人,朝著自己的目標堅決以赴,必能解決自己的困難,一步步地達到目的?!?/span>
1977年12月19日,鄧悅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去世,終年73歲。
在他去世五年后的1983年,美國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教授理查德.長澤博士(RIEHARDH.NAGASAWA),用英文寫了一本叫做《夏季的風:鄧榮勛傳》(SUMMERWIND:THEBIO-GRAPHYOFWINGF.ONG)的書,并由亞利桑那州州長布魯士.巴比華特(BRUCEBABBITT)為該書寫了介紹文章,美國國會議員巴利.戈德特(BARRYGOLDWATER)寫了前言。稱他是——第一個不在美國土生土長,而在中國出生,卻在美國當上州議員的美籍華人。同年2月,臺灣臺北市開平同鄉(xiāng)會特刊上刊登了黃俊、阮君慈撰述的《敦促修改移民法的華裔律師鄧榮勛》一文,贊譽鄧氏為“促請美國修改移民法例的斗士”。
本文資料來源:
①黃文湘:<<>美國華人參政先驅(qū)者鄧悅寧>、(鄧悅寧的政治生涯>(香港(文匯報):1986年549、550期(百花)周刊)。
②黃俊、阮君慈:(敦促修改移民法的華裔律師鄧榮勛)(臺灣臺北市(開干同鄉(xiāng)會特刊>1983年第11期)。
③麥禮謙:(開于鄧悅寧傳的意見>來信(1990年11月18日)。
④成露西:(美國華人歷史與社會)(廣東華僑歷史學會1982年5月(華僑論文集(第二輯))。
⑤陳汝舟:(美國華人史)(美國華人出版社:美國哄國二百年紀念冊<1776--<>一1976))。
資料來源:開平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