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平市月山鎮(zhèn)一帶,人們都知道奉父樓的故事。建筑該樓的錢款,是樓主用來向土匪贖妻子的救命錢,這里面,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奉父樓樓主許龍所是龍?zhí)锎宕迕?。在湖廣地區(qū)經(jīng)營絲綢生意發(fā)了家。許龍所父親有一位黃姓摯友,將女兒許配給許龍所。黃女出身書香世家,容貌姣好,溫婉賢淑,婚后,夫妻兩人恩愛萬分,育有三子。許龍所來往湖廣地區(qū)經(jīng)營絲綢生意,黃氏在家相夫教子,一家人倒也其樂融融。轉(zhuǎn)眼間,許龍所到了半百之年,便把生意交給兒子,回鄉(xiāng)享受田園之樂。卻不知,一家人早被賊人盯上。
清初,開平是三縣交界,屬于‘三不管’地帶,社會治安極差,盜賊猖獗。許龍所這么和美殷實的家境,自然是賊人綁票的首選。有一天,黃氏去趕集,天黑了,許龍所仍不見妻子回家。忽然,院子里扔進來一包東西,里面包著一塊石頭和一張血布條,寫著“白銀萬兩,錢到放人”。許龍所這才知道,妻子是在趕集途中被賊人擄去的,定然兇多吉少。父子幾人變賣了田產(chǎn)和家中貴重物品,又得親戚朋友相助,籌足贖金,準備按賊人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把母親贖回。誰知,幾天后,贖金還沒有送去,卻先等來了妻子的噩耗:出身書香門第、性情剛烈的黃氏,已經(jīng)在夜間跳崖了。
不久,有人帶來了黃氏的親筆血書。信里說:“母不必贖,莫助長賊人氣焰。母決意以命抗爭。望把籌到之款,建筑高樓,以侍奉父親。”原來,那人的母親也被賊人擄了去,并且和黃氏關(guān)在一起。其母受黃氏之托,在被贖回家之際,將黃氏的親筆血書帶給許龍所。
許家兄弟傷心之余,遵照母親遺囑筑了一座4層高的堅固碉樓,取名“奉父樓”。該樓取材花崗巖石板,頂層是傳統(tǒng)的硬山頂式結(jié)構(gòu)。龍?zhí)锎宓睦先藗冋f:“奉父樓建成后成為村民的庇護所。一有匪情,村民們都到奉父樓里躲避,賊人唯有望樓興嘆?!?/p>
該樓經(jīng)過300多年的風(fēng)雨洗禮,日久頹敗,曾經(jīng)重新整修過一次,易名“在平家塾”,供村人子弟入學(xué)讀書。在上世紀80年代,奉父樓又被拆除,拆下來的石板,用作了修筑水壩和鋪路。許龍所的后代也因年代久遠,村人無法得知去向,只留下一座許姓的祠堂,這座祠堂早已無人拜祭。如今,碉樓不在,過去歷史也不會重演,但留給村人代代相傳的,是那段感人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