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博物館

    開平市博物館藏品接收、鑒定、入藏、登賬、編目、建檔制度

    一、接收、鑒定

    (一)在征集文物、標本時,必須注意收集原始資料,認真做好科學記錄。

    (二)對擬征集文物,制定《開平市博物館擬征集藏品清單》,并將擬征集藏品打包送往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委托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鑒定,確定真?zhèn)?、年代、定名?/p>

    二、入藏、登賬

    (一)經(jīng)專家鑒定符合入藏標準的藏品,交由藏品展覽部入藏、登賬。

    (二)《開平市博物館藏品登記總賬》由專人負責管理,永久保存。

    (三)管理藏品總登記賬的人員不得兼管藏品庫房。

    (四)藏品定名:自然標本按照國際通用的有關動物、植物、礦物和巖石的命名法規(guī)定名;歷史文物定名一般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即年代、款識或作者;特征、紋飾或顏色;器型或用途。

    (五)藏品計件:單件藏品編一個號,按一件計算。成套藏品按不同情況分別處理:組成部分可以獨立存在的,按個體編號計件;組成部分不能獨立存在的,按整體編一個號(其組成部分可列分號),也按一件計算,在備注欄內(nèi)注明其組成部分的實際數(shù)量,以便查對或統(tǒng)計。

    (六)藏品時代:按其所屬的天文時代、地質(zhì)時代、考古文化期、歷史朝代或歷史時期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文物,有具體紀年的寫具體紀年,并加注公元紀年;具體紀年不明的寫歷史朝代或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文物,一律寫公元紀年。

    (七)藏品現(xiàn)狀:寫明完殘情況及重要附件等。

    (八)藏品來源:寫直接來自的單位、地區(qū)或個人,并注明“發(fā)掘”“采集”“收購”“撥交”“交換”“揀選”“捐贈”“舊藏”等。自然標本應寫明時代和產(chǎn)地;出土文物應寫明出土時間、地點和發(fā)掘單位;近現(xiàn)代歷史文物應寫明與使用者和保存者的關系。

    (九)藏品登記賬、藏品分類賬上的登記號,應用小字清晰地寫在藏品的適當部位(不妨礙觀瞻、不易摩擦之處)或標簽上,并回注在總登記賬上。

    三、編目、建檔

    (一)建立藏品編目卡片。進入《廣東博物館藏品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除填寫總登記賬的項目外,還必須填寫鑒定意見、銘記、題跋、流傳經(jīng)歷等。文字必須準確、簡明,并附高清照片、拓片或繪圖。

    (二)建立藏品數(shù)字化檔案。進入《廣東博物館藏品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對藏品的名稱、規(guī)格、質(zhì)量、用途等詳細信息進行采集錄入、編目編號、分類登記等。

    四、本制度自修訂之日起執(zhí)行。


    開平市博物館藏品接收、鑒定、入藏、登賬、編目、建檔制度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动漫精品,av网页中文字幕,久久综合无码Av,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